分与否是申报人能否顺利通过评审的关键,而对业绩策略的理解和把握是业绩准备的基础。按照业绩的标准化程度,申报材料可以分为统一格式类和非统一格式类。前者通常有固定格式或要求,申报人在业绩材料准备阶段可发挥空间不多,如《高级会计实务》成绩、继续教育证明等;后者则可以根据申报人实际情况,适度进行包装,如业绩报告、个人自传等。
1、求全策略:
评审资料准备要全面,凡是评审通知中有要求的,一般都是评审的给分点,申报人在申报资料中均要有所体现。同时,在内容上应突出重点,兼顾一般,做到条理清楚,层次分明。比如评审条件中有要求授课经历的,申报人可以提供培训材料及单位盖章的授课证明。
2、亮点策略:
贯彻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”的亮点策略,在评审材料中突出自己的比较优势,能让评委眼前一亮,给申报材料增分添彩。比如过往有学员在申报材料中,将近些年作为业内人士多次受邀接受《中国会计报》、《财会信报》的热点问题采访进行了融入,展示个人专业能力。
3、求新策略:
通常凡是代表自己业绩、体现自己能力的,都要体现在送审材料中,但会出现有相当部分内容与其他人雷同的现象。常见的是有关会计、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成果业绩,申报人通常会罗列一长串制度名称,并附上一本本装订整齐的制度样本。此时,聪明的申报人会另辟蹊径,比如让单位出具制度实施效果证明,对制度建设的背景、特点、实施效果进行简单的介绍。
4、真实策略:
申报人撰写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要实事求是、可以适当的予以包装,但“不做假账”。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专家都是业内专业人士,造假很难逃过他们的法眼,严重的还可能会被取消当年的参评资格。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
杭州众兴财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电话:0571-86082585、18072994219
地址:杭州市上城区花园兜街175号智谷国际人才大厦3楼
版权所有:众兴财教育 备案号:浙ICP备16013106号